熱門文章

2010年10月15日 星期五

[Kowloon Metal City: Review] 淺談香港二人thrash metal樂隊Aortic Regurgitation首張同名EP


Aortic Regurgitation - s/t

對Saedus Darknight這名字有印象嗎?相信不太多人答有。那麼,知道2008年香港首次有black metal唱片面世嗎?這次人人搶答:

「當然知道,是Evocation的《Take Your Soul》。」

那是第一卻不是唯一,Saedus Darknight在差不多時間 - 僅遲一點兒 - 也發行了首張專輯《Empty》,原始挪威黑金加破爛錄音,比Evocation的melodic black路線更「tr00」,不過作為在睡房工作、靠MySpace宣傳的全新一人樂團,自不然給歷史長名氣盛的Evocation比下去,出版了都無人知,在本地根本不獲注意。跟著便沒了聲息,因為主腦Charles Wong找來Cynthia "Syn" Yim轉攻thrash metal,以全新名義Aortic Regurgitation自導自演了一齣《Dark Knight Returns》。

同名EP其實早在08年最後幾天已開始錄音,不過到2010年初才完成,剛好趕在農曆新年前推出,成了賀年檔期各位香港金屬迷的送禮佳品。對上一張香港thrash metal唱片,已經是1994年Azylum的《Are We Born to Suffer?》,所以《Aortic Regurgitation》絕對使本地thrash迷振奮。而作為廿一世紀少年不會只顧守舊,如樂團自述,「音樂從Kreator到Celtic Frost到Legion of the Damned,橫跨了兩個十年。」一開始的《Damned to Serve》就能聽到如何包容摩登與復古,彈奏帶新一代受多種新樂派尤其歐陸thrash death/melodic death洗禮後的旋律性,同時保留舊派樂團在數個鮮明段落間交替的編曲法,跟提及過的荷蘭新世代thrash death團Legion of the Damned相像,既說明了他們是靈感源頭之一也就不奇怪。歌手嗓音採德國thrash式破喉嘶叫,力度十足令音樂倍加激烈,驚奇在這凶狠聲音竟是出自女兒身的Syn,雖然至今女性重金屬歌手已非稀有,個別種類像歌德金屬更幾達俯拾皆是地步,thrash metal歷史非短也廣受歡迎,卻意外地是幾種主要普及重金屬中最難找到女性主唱一類,這也為Aortic Regurgitation再添特點。

那份重型和侵略性一直維持至EP最後,間中有些特別東西生色一下,像《Infestation》solo之前的女聲唸白和科幻音效,和《Dementia》生動的低音,就聯想到Voivod和Coroner這些前衛thrash元老。錄音粗糙而立體感強,相信或多或少跟Saedus Darknight的黑金背景有關,糜爛得充滿地下氣息音質卻不會過份差劣,有點像一些八十年代的粗獷作品,驚喜是自家製作質素卻不輸錄音室,而且使用鼓機,音色與編排卻很容易使人誤會是真鼓手演奏,他們是聽過最懂得使用鼓機樂團之一。

既一心想復興thrash,有些老規矩是不能不從的。首先,壓軸之前,必先來首長篇演奏曲,這裏就是整整七分半鐘長的《Alien Worlds》。跟著一定要把最快最重的一首放在唱片最後,《Silent Night》可是絕對不寧靜,末段兩枝結他的solo競賽十分精彩,為專輯作了個完美總結,五首歌加起來有半小時,其實已可視為正式大碟而非EP這麼簡單。技術與製作沒多少瑕疵,作曲與編曲倒有點不足,從頭到尾基本上只找得到4/4一個拍子,也幾乎必定是四小節一小變、八小節一大變的全屬意料之內,最大落差是開場的《Damned to Serve》和器樂曲《Alien Worlds》,前者旋律節奏兼備編曲卻欠變化,後者方向不明確使七分半鐘顯得冗長。這種簡約取向相信是復古取向的反效果,舊派thrash metal著重旋律與爽勁節奏,新派則追求力度、技術,兩者各有適合自己的編曲法,如今新技術配舊曲式,便有時顯拖拉尷尬,尤幸失手亦僅得此二,另外三首水準高企讓人滿意。

聽罷Aortic Regurgitation這張同名專輯,驚喜莫名,因為主流早已被日系搖滾、極端金屬、emo/metalcore之類壟斷的香港還有thrash metal,因為這支香港獨立樂隊創作、演奏和製作都達國際水平,只差在努力一番仍寂寂無聞,但重整一下方針,要在下作大振聲勢不是困難。出路之一,或者是繼續探索《Infestation》的路線開發科幻thrash metal並堅持下去,畢竟無論類別是新還是舊、是主流還是另類,只有多元化百花齊放,才能令整個音樂界別健康完整地發展。本地重金屬發展也停滯了太久,是時候要來點衝擊了。

Aortic Regurgitation官方網頁/試聽&購買《Aortic Regurgitation》:http://www.myspace.com/AorticRegurgitation

2010年4月15日 星期四

拾遺珠:丁菲飛《樂源》

早排因為薩頂頂演唱會特別寫番佢兩隻碟,老實講唔覺得香港有好多/幾多人會留意會聽佢,我從來相信如果佢唔簽大label的話,好大機會成為又一個Vitas,即網上熱傳後forum Facebook各大專家紛紛轉載高呼「發現搵到」進而變成一個underground cult indie潮物,而家簽左大label「挑pop野」「挑搵錢」自不然唔多理,雖則第一隻碟論音樂同製作根本indie,同好矛盾地同一間大公司擺到明當成潮流pop野谷的表面indie band(好多甚至表面都冇),同一班人又可以無止境地(盲目)吹捧追隨。呢兩點將會另找機會再討論,同我係薩頂頂有得簽我都簽大label啦專家們講乜點威係佢地事兩張碟夾埋名同利知唔知賺左幾多?

出乎意料在於,《萬物生》時討論到當年丁菲飛玩中樂new age,冇乜人理薩頂頂,但成棚人走出黎講丁菲飛。七年前《樂源》一出立即飛出去買快手寫埋,寫完撞正細妹學校音樂堂有個project要做樂曲賞識,唔爭在拎埋隻碟幾首歌黎幫佢做埋份功課。而《樂源》屬於難得寫完碟評之後,至今時今日仍會間唔中拎出黎重溫之常聽類唱片。好多碟真係借番黎甚至買番黎,聽(十)幾次到寫好,就接近永不超生唔會再拎黎聽甚至連自己有呢隻碟都唔記得左架喇。

因為頭兩隻碟實在鍾意,音樂底玩好多新意,只不過同樣《萬物生》時講過,對好多香港人黎講一掂親中國野就好易俾人話娘話唔掂,佢唱歌同薩頂頂一樣玩民族feel(當然未去到薩頂頂咁盡仍然好pop,但已夠趕客),又冇樣搭救,當年唱作亦毫無價值全無代表性,仲要做歌手你拉二胡做乜春?好難怪兩三年仍冇乜進展,而《樂源》去得更盡,明顯盡地一舖搏奇招彈起或打入新市場、打入國際。唔係冇人支持丫跟住果年文化中心同SECRET GARDEN開show,開兩場我都買唔到飛,就連學校修音樂有窿路優先買飛果班都買唔到,可惜人在香港,隻碟點勁都冇用,擺明玩中樂玩new age樣只會俾人話「另類」,出左唱片公司都差唔多完全唔宣傳,就同佢退出樂壇一樣咁無聲無息,隻碟見街冇耐已經得番好少地方搵到。實際上而家我仍然唔太明點解佢會選擇黎香港,反正兩個地方都由零開始,當丁薇大陸撈得唔錯時,佢同樣留守內地甚至姊妹檔式發展,成績同前景點都一定好過走到自己人都冇得爭/廢事爭的死寂香港樂壇中冒險。

事隔多年,因為薩頂頂諗番起丁菲飛,寫佢兩隻碟時再度重溫《樂源》,篇文出街後大家關心佢多過主角,既然篇碟評已經七年前,順手拎出黎執執佢update一番,雖然內容差唔多,但用而家寫作手法加番史料同時局評論立即長晒,舊時好多碟評只有而家寫開一半甚至三分一。呢個亦係而家少寫碟評原因:壓力大呀大佬,已經好難再似以前百零幾百字寫一隻碟,過唔到自己果關呀。寫到自己都唔敢寫咁多,實際d,不如聽聽歌。借機,重溫番兩首丁菲飛。




http://youtu.be/TNeJ_HL_-VM


雖然譚詠麟唱,丁菲飛全靠呢首歌出道,坦白講聽左廿幾年都未覺得譚伯好識唱歌,耳中佢係歌紅人果種歌手,而呢首就擺到明紅起果個唔係佢啦,如果冇左丁菲飛chrous、冇左二胡solo,首歌當堂冇晒值得聽的地方,我亦一定唔會理。

「唔係講笑,《自選角度》係BEYOND與樂隊沒落至謝安琪出現前,冇幾多首我真心鍾意之香港流行曲,甚至係最愛之一,而家仲聽極唔厭、每次一聽就連播幾次先夠癮。」

編曲簡直一流。遺憾在,上番YouTube睇個MV先知,原來...




http://youtu.be/_TVi64jx_ok


「首先,要非常特登嚴重鳴謝YouTube同唱片公司落力剷片,全個YouTube都搵唔到原版,叫見得下人只得呢個live版。不過都同原版差得遠,因為首歌《Never Never》本來係synthpop。」




http://youtu.be/hOU88dMpXHc


「相比個official live,我更喜歡這個cover。好在唱片公司只顧自己,完全借用首歌先剷先小,自己唱歌仔cover呢d濕昇垃圾不屑去理,大家先至有得繼續欣賞。」

當我一廂情願以為香港流行曲深淵期有番首驚人創作時,原來係外國歌改編,衰d講句:難怪可以聽到今日仲未聽厭咁成功。不過香港人亦非一無是處,將synthpop變成rock,再加一點點中樂,撇除譚伯把聲同唔算特別的歌詞(唔係情題已經好足夠了對我黎講香港流行曲),聽過咁多個版,《自選角度》乃個人首選。又要多謝丁菲飛啦。




http://youtu.be/Bh7T4Pp51rk


另一首遺珠《同步過冬》,比環球懶係玩花臣叫齊全label歌手crossover宣揚正能量的《Uni-Power》早十年的正能量歌,其實麻麻不過唔會反感間唔中播下聽聽又覺得幾OK,肯者因為由我從來唔妥的甄健強填詞(算佢填得較似樣的一首了)。除左丁菲飛仲有黃貫中,仲有哥哥,同最重要仲有臨記。MR.之前環球曾幾何時都band過下rock過下,噉梗係話咁快就收檔啦。因為首歌咁多部合唱,大把嗌位加埋黃貫中,曾幾何時係爆K首選,點完成班人玩到全層爆粗。懷念也。聽完《同步過冬》,再聽《Uni-Power》首主題曲《人人英雄》...唉。旋收皮。點解而家d歌可以白痴咁多?

Facebook樂評回應其中一個啟示,係唔少人事隔多年仍記得、仍支持丁菲飛,奈何可以點?Facebook幫佢開個group可能係個好方案,一次過搵番佢班fans出黎,但自問未夠班、未知得夠多,叫我吹吹水可以,呢家野幾時到我。寫完《樂源》想煲埋頭兩隻碟,發現搵都搵唔到,兩隻碟咁多年前買冇MP3,屋企茫茫碟海一隻碟過幾日已經搵唔番啦何況而家?

「如果有人有佢頭兩隻碟MP3,請send番俾我。買碟買到搵唔番隻碟、有碟都冇得聽要靠人send,都算on9。」

2010年3月17日 星期三

香港藝術節2010薩頂頂演唱會準備篇之結:《天地合》

薩頂頂《天地合》


專輯:天地合
公司:環球唱片
年份:2010
樂風:Oriental Electronica


天地合則萬物生。薩頂頂倒過來,《萬物生》替她生了萬物,連BBC的世界音樂大獎都掙到手,成為全球矚目world music新星,大大小小獎項、訪問、宣傳和演出夠忙一陣子。過程中在各地取經,歐遊時找到合心意製作人,歸來中國自遠北回到南方向雲南原住民找尋靈感,折騰兩年半,完成《天地合》追尋內心和諧。棄在中國相當敏感的西藏改取雲南、漢語比重也大幅提高、就連專輯英文名字都是「河蟹」,不經意地政治正確起來,相信作者自己也始料不及。


能預期得到的,是在西方電音之都浸淫多時,兩作間成長和轉變定會很大,巡演間最重大事件,應數遇上並說得了Marius de Vries出任唱片監製。需花好些時間才能詳列出這位名製作人的代表作和共事名單,諸多名字中最值得注意其實是Bjork,相信他和薩頂頂在錄音室的經驗,應該跟與她工作時差不多,薩頂頂根本就是中國的Bjork嘛。知道這兩樣,也就不會對新作新方向太過意外了。


單一開始,新舊之別已呼之欲出,《天地記》開門見山節奏部步伐與聲浪變激烈,一連幾首下去,旋律和氣氛高興了,容易猜到主題正好與上作的相對,是愉快和喜悅。聽過全張,「出事」的想法壓制不住,成因非開心的主題,而出於方向。可能是客觀因素使然?《萬物生》的製作時間遠早於獲環球賞識,那時候名氣不高又沒多少創作人願意冒險,主要製作全憑自己,獨一無二之聲得以成全。現在彷似資源緊絀景況不再,歐洲遊歷久人力物力也鼎盛,就放任讓外國監製帶領自己,難免會變得太西洋化,聽聽《天地記》再看那個動畫化MV,還有薩頂頂首次英語獻唱的《幸運日》,除了一些語言和聲線的分別,可說跟Bjork不差兩樣。大多數歌曲也有著或多或少舞曲意識,上作唯一真正快歌《萬物生》拿來這裏跟隨便一首比也立時變慢,還有些不多地道的成份,例如《綠衣女孩》背景男聲與rap無異...不知雲南音樂的採樣到底有多深入廣闊,節奏密集之餘混音又過了火搗亂平衡,大部份時間本應做重點的民族樂被合成器和電子節拍淹沒,當電氣成了骨架中樂只是其上皮肉,便覺浪費了一番搜奇功夫,就算是兩作步伐差不多的作品並排,新曲靈氣都大比不上,氣質不復見。


凡事總有兩面,改變了編曲取向,也就帶來另一種聆聽體驗。新意思是歐洲常用的多層次空間建構,靜態開始慢慢增加聲部,自第五首《藍色駿馬》起這種手法用得廣泛,不能不提是《幸運日》,連英文都唱了Marius的參與必不少,是她個人色彩最不著眼一作,不過高低起伏連綿不斷的編曲法實具新意,薩頂頂音樂裏也難找得到這類歌曲。嫌初幾首欠驚喜,乾脆直接由《藍色駿馬》開始直接進入專輯下半吧,懷念《萬物生》,可從《小樹和大樹》的小品格調懷緬《神香》和《飛鳥和花》,但這也是唯一一首民謠色彩如前作般突出的。《云云南南》跟《希然寧泊》都有相當潛質,特別後者非常立體,但也同樣到後半攀升的時候節奏壞了氣氛,《希然寧泊》嘗試營造前作的宗教感卻不足,就是被這累事。獨立來說各曲皆是水準之作,偏差出在不樂於看到如此西式過頭失去靈性的頂迷們,只有怪《萬物生》的成功為她立下了無形規限。


唱功則直接令人覺得新作弱化。喜歡薩頂頂不單音樂,還有異常獨特的山區嗓音和運用多種語言,只是音樂變質時,演唱也一起褪色。上作國語可是相當稀有,現在地域主題回南,方言反變成少數,就算是念經都用漢語,對外國人來說,語言來自中國那處,都是聽不懂、都是神秘的,影響不大,但梵文、藏文這些方言對國語為主的其他中國地區仍存相當吸引力,如今大量使用國語就顯特色不足。聲線也夠聽得氣餒,用聲咬字都放輕了,如是怕口音過重很多人會聽不慣而選擇將演唱通俗化,落得犧牲了難得個性下場,而且在音樂比之前更有力時放輕演唱,使編曲和混音導致的失衡更一面倒。


其實兩張專輯的封面,可比喻成這三年間的進程:《萬物生》以偏離主流與成熟神秘作賣點,加上實在內涵平步青雲,現在不需故弄玄虛,如《天地合》般可以脫下華服面紗,跳著年青的、活潑開朗的舞步。雖說新方向「騙老外」居多,這種中西結合電音始於具一定市場潛力,宣傳規模倒沒《萬物生》大,可能有見當時多番宣傳加上豪華版,在打進本地市場方面都不是十分成功,今次免了吧?反正這是世界音樂,也就是朝向世界的音樂,來自歐美的迴響可是正面得多,又手握老外喜愛的兩大元素,相信仍可在海外很好地混多一段長時間,特別是走《天地合》路線的話。


獲邀演唱《錦衣衛》電影主題曲,新專輯也面世,盛大世界巡迴演出緊接開始,第一站是香港,也是首場在港的正式演唱會。巧合地,經歷與多年前同樣以中式世界音樂在香港樂壇打滾的丁菲飛有些相像:《情陷紅磨坊》香港區宣傳,就找了丁菲飛唱作粵語主題曲《夢蕾》,而這電影其中一位音樂總監正是Marius de Vries;2003年《樂源》後,她與妹妹丁薇還有莫華倫和Secret Garden獲邀同台擔任香港藝術節表演嘉賓,薩頂頂這次來港表演也是藝術節重頭節目。第三張專輯可能又要待兩三年,且看這次遊歷會為她帶來甚麼合作伙伴和靈感題材?只寄望可以做到《萬物生》般恰到好處,電子的部份千萬不要再喧賓奪主,可以迷離一點、trip-hop一點更好,總之千萬別迎合西方的「remix-friendly」。

2010年3月10日 星期三

香港藝術節2010薩頂頂演唱會準備篇之始:《萬物生》

薩頂頂《萬物生》

公司:環球唱片
年份:2007
樂風:Oriental Electronica

中國作為全世界最大出口強國,流行音樂卻難以打進國際市場,主因在於歐美一直掌握世界流行音樂主流,想要在別人的制度下突破,就只有站在規範之外,而中國的殺著自然是對西方充滿無盡誘惑的人文藝術。九十年代中朱哲琴往西藏取經而成《阿姐鼓》,國內國外皆賣個滿堂紅是個難得成功個案,只是難作重大突破,過後長期沉寂又重臨,過多十來年第二浪才再湧現。新一代名字是薩頂頂。

和來自廣州的朱哲琴不同,薩頂頂帶著蒙古血統和在內蒙長大,可是正宗北方草原人士,培養出獨特語言觸覺和音感。以本名周鵬出道並憑舞曲贏得相當名氣,但覺得西式流行不是自己的道,浪蕩一輪找回真我,改名換姓重拾原居民身份,找來實力製作陣容將自己渴求的聲音灌錄成唱片,將地方音樂結合流行電子打造《萬物生》重新上路。音樂與表演包裝都打著原生態旗號,同期也沒有對象可比較 ,錄音完成又逢環球唱片發掘另類音樂人,使一個已棄過往輝煌的藉藉無名姑娘一夕成名,還要是在全球世界音樂中為自己掙得個席位,長久以來唯朱哲琴與她攀過此高峰,才氣際遇都讓人豔羨,《萬物生》一年後以首位華裔得獎者身份獲頒英國BBC世界音樂大獎,也為她的實力做了個見證。

走到這一步,國內迴響自然非常廣大,不過縱能揚名海外,想順利打進香港又是另一回事,畢竟崇洋媚日社會心態,使香港人反倒排擠自己民族文化,東方造型加上民謠嗓子和神秘語言、原始舞蹈、強烈宗教喻意、電音配鉅資奪目MV,一切符合外國人心目中的東方魅力和音樂口味,來到香港卻往往變成異類和老土,再者就算挾著名氣而來,太過感性或深奧的藝術,很難打動得到被即食文化薰陶的樂迷。薩頂頂本身其實有很多宣傳點子,好像自研佛學與精通多種方言和民族樂器,還要一人包辦曲詞編監唱加製作、舞蹈等台前幕後多職,讓(外國)人讚嘆的諸多才華,對香港人而言卻沒有多少意思,反倒不及如她的名字和服飾易予人印象。

其實薩頂頂不是第一個嘗試用世界音樂在香港樂壇闖出頭的華人歌手,劉以達年來便作過不少現代音樂結合中樂的大膽冒險,《阿姐鼓》差不多年期他也寫了張聽得人津津樂道的《麻木》;環球唱片之前也有丁菲飛,只不過餘下的只有含糊記憶:出道作是與伯樂譚詠麟合唱《自選角度》,她的和聲與二胡演奏輕易搶過了主角風頭;首張EP一首《月亮忘記了》獲英國的Way Out West青睞混音,英國排行榜中首次出現華人,級數上當然無法與薩頂頂的BBC大獎相提並論,但在香港流行音樂中上是個非常成就,而且比《萬物生》還早了七年;其後歌舞劇《情陷紅磨坊》由她特別創作和演出香港區主題曲《夢蕾》,可在第二張專輯《Dare To Be Different》找到;2003年《樂源》來個創舉,因為之前兩作只是有點不同主流的流行曲,新作徹底地變成new age和世界音樂,還找到挪威著名民謠組合Secret Garden合作,理念與製作都是朝向海外,2004年獲康文署邀請,再加入她在內地備受讚賞的妹妹丁薇和已到歐洲發展多時的男高音莫華倫,在文化中心舉行一連兩晚音樂會並大獲好評;其後,丁菲飛便淡出香港樂壇。生涯短暫但比絕大部份本地歌手輝煌,不過別說現在,就算是當時都沒多少人對以上有記憶或有留意,可能就是差了張偶像派面孔,但不能不否認世界音樂和new age等在本地主流音樂中,始終有著曲高和寡的意味。這次可能有見華人面孔國際歌手的特殊身份,《萬物生》宣傳規模在同類歌手中較罕見,香港區CD+DVD版本更是全球最豪華之一,可見市場接納性不高未有打擊唱片公司的信心。

若怕朱哲琴或丁氏姊妹檔次像太高,薩頂頂能很隨心地聽,因為周鵬的背景《萬物生》十分親民,用於試探市場的專輯同名曲雀躍得來不會過份舞曲化,其餘歌曲大致基礎是低調電氣,也就是在東在西皆合主流脾胃的東西。中國北方和佛學色彩用於錦上添花,和《阿姐鼓》一樣西藏元素當家作主,與簡約慢板電子節奏相互修飾,民族音樂經科技洗禮當堂耳目一新起來,難得是誇界別誇年代融合得宜,古色古香和東方神秘神髓得到保留,感覺真實沒只見其型的不淪不類,《媽媽天哪》、《神香》和《飛鳥和花》等,對科技與原始各有不同傾向,一樣的是迷離和超然得讓人出神。

最引人入勝是演唱,薩頂頂充分發揮她的語言天才,開場曲《媽媽天哪》和派台主打《萬物生》更直接用藏文及梵文的經文入詞,還有以抒發情感的靈性創作而成的自語,回到初出生時人類發音最基本音節,語言隔膜羈絆不再存在,不止於外國,在華語流行曲中這種種也是非常具新意的嘗試。也只有她天然獨特的娃娃式嗓音才能唱出其中山野和玄奇韻味,尤其配合本來就是模仿嬰孩學語的自語更是天衣無縫,《錫林河邊的老人》的豐富感情就是最佳示範。雖未必人人接受得到這種聲線,起碼沒有其他人相似能建立只屬於自己的性格,沒了,歌曲真會失色不少,換成其他人唱,也完全唱不出同樣味道。

專輯到第七首可算完結了,餘下三曲附贈成份甚重。《神香》出自朱哲琴長期合作伙伴、大師級的何訓田,而《萬物生》用於派台,兩首都是重點作品和公關工具,除原來梵文、藏文版本外,多加個國語版是尋常之舉,但即使詞質不俗,有原版在國語版聽來像帶點刻意,耳感和節奏也遭比下去。其實沒有也可,方言演唱不止西方人,對於漢人同樣充滿吸引力,為「遷就」市場而多填國語詞,有時是沒有必需性的。最後《琴傷》也大惑不解。如其名,歌曲主角就是一人一琴,不過不是中國古琴,而是西洋鋼琴,在一部以中國音樂作主軸的作品中,這種應出自王菀之專輯的鋼琴伴奏抒情小品,縱然優雅難免格格不入,如果特意裝成是附送曲目,又或隱藏在最後一首末端,會合適得多。

能在古代與現代、中樂與西樂、典雅與通俗、藝術與流行多個層面中找著平衡,難怪東西兩家都吃得開,薩頂頂和《萬物生》成功是實至名歸,大家還要高興的,是流行樂壇裏久未一嘗名震西方的中國,能走出一個連外國人都佩服的「東方Enigma」、「中國Bjork」,打造出世界級水平的中國派new age/world music,這可是連我們自己都等得太久了。

2010年2月26日 星期五

頂你個肺我都冇諗過開罐午餐肉
可以講咁死多粗口開得咁metal

年初四晚八三三上 漢 屋企打邊爐,臨收檔提過下今個星期五晚一齊去睇《錦衣衛》,點知在場各位得我一個認真,另外兩個完全冇左件事無聲無息放飛機,結果今晚返到屋企又要自己搞掂。前晚俾麥記所謂「買一送一」昆過一次,唔甘心再俾佢呃,今晚決定自己整。點知仲衰。

通常自己屋企整野食,假如雪櫃冇微波爐叮叮(我是波仔hardcore fans,波仔d即食飯盒比你想像中好食同飽),來來去去得一味營多撈麵,兩年前美食節掃貨加街價同樣是個半一包,事隔兩年已經加左差唔多25%價就黎見兩蚊喇,但一餐整兩個仍然四蚊有找仲平過食公仔麵。嫌悶咪加多罐午餐肉囉。不過而家午餐肉都算奢侈品喇,又回到兩年我屋企果頭賣五六蚊罐咋,而家同一罐肥豬仔細罐裝平極都十一二啦,所以通常等減價有十蚊以下時掃貨,之前公司果頭正呀天壇牌細罐$9.8食得好開心,可惜冇晒貨了,今餐想加送,唯有去屋企對面間屋村辦館,要成十一蚊,想食冇計唯有科水。

呢間辦館我從來唔多鍾意,因為個老闆娘永遠口黑面黑當你俾錢佢老馮噉,同埋叫做辦館但超過一半野貴過大超市,老實講唔係佔地利開正屋村地下近過人地超市便利店同夜收,都唔知佢點樣做得住,而我就算貴仲會幫襯而唔走去其他舖,就腳之外仲本著一分寧益小機構莫益大財團的支持underground精神(唔使再笑喇我都知呢樣野非常戇居俾人笑足咁多年喇已經)。唔妥間野除左老闆娘仲有前科,我都算經常幫襯佢買午餐肉,之前試過兩次買到返屋企開唔到捲捲下扭斷左,第一次符碌用罐頭刀搞番掂,第二次連罐頭刀都玩到崩埋,最後你估都估唔到,摷左把電線鉗,沿住扭斷個位一路剪剪開個罐,食完冇肚痛都幾好野(定好彩?)。今舖仲激。插條匙落去扭個位扭唔郁,試左兩個字,大力得滯直頭扭斷埋個頭,扭到中間斷都叫做可以翻炒電線鉗怒剪條橋。上次整崩左屋企把罐頭刀又唔記得左買番把新,夾硬黎撬左幾野,撬到個罐都變晒形,先篤得穿個罐少少。最後只有出絕招。












「頂佢鹵味。我冇幾可試過一次講咁多粗口。」


「此情此景,直頭可以用黎做death metal碟artwork。」



開佢唔到棄之可惜加上等緊開飯,將屋企全部工具抬晒出黎務必開到佢為止,乜叉方法都試晒連鋸都出埋,亦考慮過放入膠袋一鎚打爆個罐噴晒d肉出黎算數(十足落街市買免治牛肉噉款)。最後罐頭刀鑿到幾個窿,搵鎚仔加螺絲批打多幾個大窿出黎,再用大鉗細鉗又剪又撬又拉罐中間自己開左個蓋,破肚穿腸式用筷子一劈劈午餐肉蓉撩出黎十分Cannibal Corpse,平時會切粒撈麵食,而家連個工序都慳埋。

2010年1月10日 星期日

「你覺得一個冇文化市井metal友,識唔識得睇香港少年鋼琴家黃家正傳奇紀錄片《音樂人生》?」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fZukgD8Sws&hl


「唔識。所以全世界可能得我一個會講《音樂人生》同黃家正不是。」

「拙人人稱劉Sir,黃家正十八歲時我老佢十一年,一直單身、天天御宅,最高學歷僅得大專畢業,曾任職業教師教過小學中學,因制度愚昧與人事複雜脫離教育界,現過朝九晚六日頭返工夜晚無出色失敗人生。音樂是第二生命。」

「2002年起迷上重金屬,自此半隻腳踏入文化界,乃香港唯一專業重金屬廠牌Trinity Records Hong Kong (R.I.P.)成員,日間坐寫字樓返工等放工,晚上出任廠牌門市部掌櫃,工作時間13/7,一做七年,己退下前線仍為音樂努力,是全香港唯一從文化觀點同宏觀市場角度剖析metal culture人士,及視重金屬為正式文化藝術進而推廣、研討者。」

「因本人冇乜文化亦無古典修養,此文跟隨網上撰文十數年陋習,全用港式廣東口語寫出,與電影及普羅評論之『高層次文化意識』作一對比。」

「開始前,或需特別一提:雖大眾往往先敬羅衣,皮褸鐵釘電單車卻非必定邪惡極端,重金屬主向精神態度是真我、自信、不妥協中尋和諧、追求存在意義,甚或抱犬儒傾向。」


作為「香港首部大型戲院公映之本地製作紀錄片」,要我承認因音樂工作者及熱愛者身份而為「音樂」兩個字入場,而非因為「懂得欣賞」(不論紀錄片還是古典音樂),絕對唔會慚愧,我就係咁膚淺。英文戲名《KJ》取自主角黃家正英文名,阿爸做醫生、阿媽未出過鏡、阿哥阿妹玩弦樂,十一歲橫掃香港校際音樂節,再到捷克同交響樂團一齊表演、錄碟,才華橫溢際遇不凡,回港成為名校生及萬人矚目焦點,被捧上天高,卻一直重申自己只想「做個人」,同是古典樂手出身之導演跟住佢六七年,透過鏡頭話俾人聽/俾黃家正講俾觀眾知,多年黎佢點樣做甚至做唔做到「人」,同如何面對大眾「你是傳奇」之壓力。會如斯,全因香港社會文化迫成。



素來對音樂人紀錄或傳奇感興趣,偏向入屋音樂如古典類的話,不論媒體大多不離三種stereotype:一係講點樣破格演譯音樂同脫離典型古典音樂與階級規範,好似同樣十一歲打入國際、名乎其實玩小提琴之李傳韻;一係借角色探討無數考試、強迫訓練、密集表演令音樂人為音樂而演奏還是為演奏而演奏;一係走另一頭,即如黃家正長年累月夾在音樂及生活中,最後思考出人應以音樂滿足自己人生,而非為音樂為觀眾而活,導演提到千挑萬選揀左追蹤黃家正,正因得佢思想如此不平常。查實此想法乃其中一派普遍音樂人思維,提倡者從古典音樂至搖滾重金屬至噪音都有,其他音樂種類中追隨人數甚至比古典更多,許或不因悟性,而是古典音樂與學院派經常自覺之正宗觀念所累。

鑑於當事人咁「異常」,而香港屬於世界上名利階級觀念最重地區之一,想安心做個普通人反而比求名求利更難,可供發揮之題材及情景無限。導演投身電影界前是大提琴手,明白主角活在香港苦況,正所謂漁池何以困蛟龍,或想透過紀錄片為佢作個平反,不過種種限制及因素,結果卻有點弄巧反拙。全片可按方向分開兩半。雖說追蹤六年,片段卻集中於成名之初、高中生涯、追訪尾聲,中間成長篇幅不足亦不深入,感覺上有點刻意將套戲拍到好淡,淺白至唔識音樂入場都會得到多番感受,務求將黃家正帶回平民層面,不過輯錄過多英雄事跡、人際及表演中大量不凡舉止,加上無數精警對白(包括夫子自白及身邊人評價),導演無意識走相反方向將主角神化、菁英化,電影前半所能見之心理掙扎留於「無敵是最寂寞」式曲高和寡、孤芳自賞層面,營造到主角生活只有彈琴、拉琴、指揮、帶隊同音樂,別無其他 - 諷刺在,從預告片開始,導演其實係想話俾觀眾知佢唔係。一路太集中主角一個,其他人物「戲份」最重只得阿爸,重點之後半解釋為何:六年後再訪問黃家正得知家變,重心轉移到家庭,講阿爸好勝性格同婚變點樣影響佢音樂態度甚至變得厭惡音樂,可能導演對此感到太過震驚,從而將整個舞台交俾黃家正任佢發揮,令電影後半成為主角單方向力數自己阿爸不是之發洩工具,多於探討原來主題,同時令此重大變卦顯得表面。不過一切可獲諒解,無名導演開拍獨立人物傳,始終作為外人又非名人,訪問家人、同學、朋友之縱面及橫面總有大限制罷?亦聽聞拍左一半因為技術同財政問題而擱置,隔好多年好彩搵到人注資,電影先得以順利完成,以此資本、規模,技術及拍攝層面上,不應過於挑剔《音樂人生》。



問題在於電影性質是獨立,實質觀眾群屬主流大眾,矛盾自從此生,包括導演自己都未有抽身,相信製作組同樣冇預料過,《音樂人生》會成為證明香港人在香港只會慢慢失去「人性」之啟示象徵。從傳奇之初說起。幾乎所有觀眾皆會對黃家正十一歲時鏡頭前一堆問題感到震驚:
「點解我識彈琴?」
「點解我要學音樂?」
「點解人會存在?」
「點解其他人生活會咁慘?」
「點解我唔自殺算?」
一個十一歲靚仔,點解會噉問?答案好簡單:

「因為佢十一歲。」

相信你我大家細個時,或多或少都有想過相同問題,天花龍鳳幻想是細路本性,只要本身較外向,其他人面前好自然會講得更多全無保留,以佢本身咁外向加咁具表演慾,成為傳奇再具自信,本身已身處鼓勵佢盡快無壓抑地表達之客觀環境,仲要俾人訪問,講得多之餘乜都講一餐,著實十分平常。最後喊埋更是壓軸煽情場面,眾學者自當列出大量「感觸世情/親情」解說,但我會話佢只係講到自己都唔知點兜,不知所措,咪喊囉。我明白,因為我都做過靚仔、曾經白痴仔過,反而唔明白覺得驚訝一班,點解佢地好似未經歷過童年?還是已經唔記得晒自己當年點樣成長?



音樂以外,當事人同其他細路最大分別 - 或者話佢最幸福 - 係其他99.9%小朋友要應付種種生活逼迫,而佢面前只得鏡頭。當一個細路大多幾年發現,你仲同其他細路講人生道理,佢地唔會理/明,大人亦懶得應酬只覺得你煩,加上青春期同社會話你聽講落去只會俾人笑傻仔,轉而向潮流及消費此類青少年群體文化埋首,又或學校及家庭壓力大到你唔會有時間精神想咁多,好多時一個人放棄思想只求金錢物欲,非自願而是現實迫成,尤其香港如此世利掛帥搵食艱難更難獨善其身。《The Wrestler 拼命戰羊》時已討論過不同年代人士成長環境及於現刻之身心發展,就電影所能見到,學鋼琴四年已達去捷克表演錄音層次,才華難以掩飾,但冇人可以否認佢成功之大半,全乃有家底令佢毋須顧慮大量現實問題,同請到良師扶持啟發 - 請面對現實,錢非萬能都有九千能,如令主角不同於其他人、能成「天才」。同時黃家正作為「九十後」卻全無同代之劣徵e.g. MK、電車,十幾歲鏡頭前仍存童稚本性,其中一個原因係生活環境得以逃離香港絕對荒謬之種種制度、評核及社交關係,栽培到佢能藉音樂作為人生寄託,冇物慾亦接近冇真正朋友仍能建立自己人生態度,由細到大被寵愛加「型慣」,縱是藝術家一股小康氣焰仍隱約存在,自不然唔會介意隨意表達自己。此份奢侈,又有幾多香港百姓可以享受到?

「都未明白,請聽聽盧巧音《圍牆》,一首尋常香港兒童成長歷程的輓歌。」

老實講,香港同類資優兒童/少年非少,《音樂人生》上畫幾個月前放榜期間,收音機聽到個故事:該集主題是查卷同會考制度,有個阿爸打電話上去,講自己個仔畫畫好有天份,學校先生同校外導師人人睇好佢超晒班會考實拎A,點知考完出到黎唔合格,查埋卷考評局都話肥佬。個阿爸嬲起上黎,直接將作品寄去外國藝術學院,唔止立即話收仲要幾間爭住要,過到去跳級轉校一間比一間出名,之後風光回來。呢個故事都可以拍成一齣《繪畫人生》。無論政府點樣講「求學不是求分數」、「考試失敗唔等於人生失敗」,真正活在香港社會的百姓你我,都知道政府之多番安慰話語正正指出現實。我成日覺得香港人非常聰明,醒目一班唔會比其他亞洲地區如大陸台灣新加坡差,變通走精面更非西方同齡可比,不過制度上你必須要先九年免費教育再加兩年(好彩四年),大個食魚翅定食粉絲就係睇你中五一舖,放榜成績強差人意之況非罕見,真正歸咎於失手撻Q,還是改果班求祈甚至未夠程度?當局當然唔會認問題出於自己,總之請考生面對衰一次公關試成世人已經衰左大半事實,朝令夕改教育政策與考試制度每年摧毀幾多優質香港青年前途、浪費幾多存在本地人才發展機會,可能當局從來冇計算過 - 梗係啦,香港教育點樣一塌糊塗,與佢地又何干?綜合年來師範加職業教書生涯對失敗教育制度所見所聞之《牆上的另一塊磚》,有我最鍾意講有關香港教育之笑話:政府推行母語教學時,社會大幅反彈,身兼語常委主席暨教統局委員之田北辰接受電視節目訪問時,力數家長同學校點解唔肯支持新制度。主持人問佢點安排仔女接受教育?
「我四個仔女都係外國讀書。」
「但係外國先生係用英文授課喎。」
「班先生母語係英文,即係我班仔女同香港學生一樣,都係接受緊母語教學。」
一個「何不老肉糜」式笑話,雖則大家都明白當事人其實只是適時扮無知逃避質詢。事實上有幾多高官及官家子女唔係讀國際學校或外國讀書?會考係我地考定佢地仔女考?當中有幾多個需要擔憂讀唔成書前路茫茫、有需要時屋企唔會用錢或者會唔夠錢擺平?到頭來咪又係窮人含撚。不論《音樂人生》還是《繪畫人生》,前提相同:你一日冇錢,就唔能夠逃離本地制度、唔能夠唔靠公開考定今生成敗,單藉技能學識非成績出頭機會都渺茫得多。是個「錢在香港的確萬能」之曲線表達。



當黃家正升上中學,天才平民兩者差距更易看到,恕我膚淺,眼前香港不同階級間斷層分野比一切更明顯。導演話佢從多個音樂天才中,千挑萬選揀黃家正作為紀錄片主角,不難理解:正統音樂界內確實與眾不同,因為香港古典音樂過份量化,與正規教育一樣考試向,玩親好易變成演奏機器或者為錢為工作而學師,唯獨佢「仲有人性」;上流社會覺得神奇,因為咁有本事卻唔貪錢貪名,同老豆俾咁多錢栽培佢咁多年,佢可以照唔妥到出面;凡夫俗子角度再抽身,其實冇乜特別。首先,我想問:其實黃家正是否真如大家所想如斯出污泥而不染?有錢人家出身,縱不貪圖榮華富貴,言行舉止間仍帶提及過之氣焰,即使佢如何不自覺,捱開生活者一睇就會明白,單最後揭露自己家變一幕已知。「學者級」、「學術派」梗有大把解釋,但你話黃家正會唔會唔知道,用戲中見到之吊癮式引入法,能令導演更加鍥而不捨,心甘情願貢獻自己手上鏡頭俾主角利用,跟住覺得「獨家堅料」到手,最後剪接一定會保留家變訪問一段,從而達到借刀殺人之效?如果好似之前幾年,只平舖直敘講出,導演未必會咁珍而重之,因為年來追訪俾左大家/導演「佢係噉樣」、「佢係悲劇天才」印象,明白只需輕微放大,已有大家所期望之效果/話題性,所以加幾句反問句,立即令人覺得「藝術天才都可如此人性化」,提昇「劇力」之餘掌握晒其他人想得到之起承轉合及電影結果。黃家正先係個好導演,非常懂得利用自己身份同鏡頭去 - 如佢所言 - 「教育」他人,加巧妙發表不滿,當中涉及之智慧、手段與特權已凌駕於一般平民百姓所能駕馭之層次,絕不如評論所言般簡單,又要多謝導演同宣傳部入場前已積極塑造「單純」形象,令大家得以進行各種投射假設 - 當然,大家又要思考製作組出身之社會階級界別。對佢地黎講,主角可能已經算係好純品,又或只顧關注佢奇特之處而忽略左。

劇情之一是帶隊參賽,特登揀左首超時歌務求「唔會同人撞歌」,實屬學生常用之心理戰術,細個讀書時做功課、考試或參加比賽時,邊個未試過先摸清先生或評判心態再對症下藥,以求更易拎高分奪高名次?所謂規矩限制某程度上用於測試基礎技能以外智慧,當大家水準接近,邊個敢破格就贏,就如從來測驗考試往往適度犯規會比同級但守規矩者高分,好似自己中六時參加過學校話劇比賽,提供幾個主題選擇,正路中學生梗做愛情劇架啦,偏偏揀人生,因為知道成熟題材更適合評判口味,跟住全套劇超時照由佢超,結果扣晒超時分都贏冠軍加以廿幾分大比數拋離第二名,之後無多少歡愉,因為明白只要懂得捉心理加夠膽作適當冒險,知道點樣運用自己學生之定位取得成人評判歡心,要贏好容易,已視為平常。劇中比賽是同一情況。以主角潛意識間商業式計算頭腦,結合名校生智慧,加上拔萃以及少年鋼琴家身份點都拉到印象分,選超時曲作賽只會優勢多於劣勢,就算本身玩得唔好(相信唔會,始終拔萃),仍好難入唔到三甲,贏到冠軍更存毋須馬後砲的必然性。出奇在於個個都問「點解佢會咁勇?」而冇人會問:

「點解佢可以噉做?」

電影再一曲線表達:只要身份特殊、有名有利、處身上流,可以做到其他人正常情況下做唔到/唔敢做之行為、決定。老實講,在另一間學校/名校,同一件事未必可以發生,有幾多學校夠膽學佢,冒DQ之險超時表演,仲要特登而非無意,咁隨便拎校名及自己學生榮譽較飛?即使領隊想做,與校方干涉時,「唔贏唔緊要最緊要享受」一句應該講得膽顫心驚。該場比賽相信校方除衡量過策略背後心計同自己名校優勢,主角非凡身份方乃達成此決定重要因素。香港人從來睇人只留意外表同名氣,正如頭先講過,我唔知點解大家可以如此認真對待十一歲時一番戲言(但同時又唔會質疑,提出應當自殺,為何活到現在?)。同一節訪問,假使阿爸阿仔兩個人衣衫襤褸,背景換成殘舊屋村單位,就算兩父子眼神比黃家正更堅定,最多只會被形容為「一位出身窮困家庭的憤世嫉俗小孩」,成為港台節目或者《東張西望》某集某節主角,背景音樂唔會用邊位大師邊首鋼琴協奏曲,只會播《Meditation》;而家,由個十一歲已經去外國表演出碟之小朋友講,就係「一個奇人」,方夠資格踏上大銀幕,大家睇到先會多番驚嘆。黃家正面對之問題同唔少言行(「正常人做到」範疇內),無異於大多香港青少年,如果唔係導演及公關部事前大篇幅介紹主角如何異於常人,長期催眠令你抱住「佢係天才佢係勁人佢乜野都唔同其他人」心態,根本冇太多情節可以如現在令人感到咁感慨咁感人咁有啟發性。

「這,其實是一種marketing。」



假如基於音樂作出批判,黃家正之思維、態度,實際上亦不如觀眾及評論者們所想咁罕有。從正統音樂角度出發,如此離經叛道當然特殊,但本已偏離正統之音樂領域呢?其實「音樂無分對錯貴賤」、「音樂人是為享受而非為表演為名為利」,一向是真心為音樂而活之地下樂隊信念。地下即獨立,表演者及參與者放棄一切商業利益,純粹追尋理想中之藝術,而且往往重視過程(開拓思維與滿足精神、帶領觀眾思考)多於結果(名成利就、出人頭地),《音樂人生》就是一例,而黃家正所提倡根本等同於獨立精神,雖則佢自己、導演及觀眾可能唔知或冇想過。獨立音樂界工作七年,仲要係可能屬本地最多是非最多幻象之metal界,我比香港絕大多數人清楚兩個界別間各式矛盾分別,所以更敢於講出事實。

好似好多人話一個古典天才對獎項、比賽至考級完全冇興趣好驚訝,但如此量化、階級化音樂根本無大必要,學成八級鋼琴係咪代表一定懂得尊重同欣賞音樂?到頭來可能為應付長輩或為搵食,多過真正為自己音樂喜好而達到。相反夾band一班,非單為威為型為媾女,或者搏出到名搵到錢,或者當消磨時間,玩音樂就係因為熱愛音樂。好多metal band即使去到世界知名、環遊世界表演級數,當中並非全部可以全職玩音樂,而且佢地種音樂一定唔會得到多少商業及藝術認同,即使環遊世界出碟入到流行榜,做到世界第一一樣入唔到屋,仍需繼續面對好多現實問題,例如好多夾band夾到出碟出國表演,其實冇幾多個樂手可以全職靠音樂維生,仲需要自己要承擔部份旅費即貼錢去其他國家表演屬普遍現象,而且達到世界級級數,酒吧同工廠區等仍是平常表演場地,仍然可以發生一場正式演唱會只得二十人未夠之慘況。你覺得一個古典名家在國際間闖出名堂後,會唔會出現相同情況,要自己打工貼錢追尋理想,加空有一身好功夫卻無名無份?但享受音樂精神.令band友對此一切全無怨言義無反顧,相反正規音樂學院派有時更加計較。所以好多人眼內戲中精華,即十一歲段訪問,大大聲講玩音樂就係因為鍾意音樂,同拔萃贏音樂比賽後全校得佢一個目無表情,等等等等,觀眾們感動至深,我卻不以為然,因為同類場面,地下音樂界同band壇真心玩音樂一班,其實人人在做,日日發生,如音樂是一門藝術、一種娛樂,不計較利益多少地去喜歡同享受,本來就係最基礎之聽音樂態度,自己作為業內工作者,對此早已見慣見熟。普羅觀眾會忽視此最簡單最表面道理,全賴各大唱片公司、傳媒、市場、市儈風氣、考試制度同名利文化長期扭曲,香港社會從來建立唔到藝術文化,音樂對大部份香港人黎講意義只限於考級、唱K同用黎拋書包,就是結果。所以個人所選精華有二,首先係比賽後兩個師奶同主角一番對話:

師奶甲:「你係咪冠軍間學校架?」
黃家正:「係。」
師奶乙:「好勁呀你!你鋼琴考到第幾級呀?」
黃家正:「(尷尬地)下...我唔考級架喎。」
師奶們:「...嘩!好型呀!有前途呀你!」

其次,是比賽場館訪問同主角一齊表演的同學甲:

記者:「你鍾唔鍾意玩音樂呀?」
同學甲:「鍾意!」
記者:「噉第時你想做乜呀?」
同學甲:「...我想成為天下無雙大企業家!」

兩段對話,帶出晒香港社會風氣係點,天才與俗民之別,及「蛟龍困漁池」之無奈。對我黎講全套戲最真實莫過於此二。兩位師奶與同學甲幾近完全代表普羅香港人,成功人士定義係學歷有幾高或者搵錢有幾多,而唔係用才華釐定,正如彈琴你技術感情如何彈乜歌通通唔重要,你可以同人講你考到第幾級琴、參加過咩野大型演出、彈完拎唔拎到獎、出唔出到名,至決定你成功與否;成功了,到頭來好多人都會飽暖思淫慾,藝術只成一種步向成功之工具,又或一種搵錢以外的消閒娛樂,香港人唔會覺得有問題,少理論當中之世利成份與個人態度。《音樂人生》點解會成功?我只有話因為絕大部份觀眾 - 假設目標觀眾是典型香港人,及「上流」人士 - 向來被功利目光及「高層次」眼光蒙蔽。集中回本地,人人都知香港人鍾意憎人富貴厭人窮,不論屬於社會何層面都會發生,有錢人騎中產、中產騎窮人、窮人騎失業、失業騎綜援諸如此類,總要有意無意踩低人地抬舉自己,而當一個富家子弟、一個古典音樂天才,可以靠音樂爭取各種利益,卻偏偏選擇追尋人生哲理(噉當然,前提是無論點看破,仍有足夠本錢無後顧之憂去追),加上同學甲之對比,觀眾就覺得佢型,會為佢喝采。

順理成章,黃家正能夠成為看破紅麈象徵,而唔會有觀眾選擇非正統音樂界任何一個早不甚至從不貪慕虛榮成員,因為香港「成功」之音樂只得兩種:古典音樂,同入到屋搵到錢的流行音樂。至今香港樂隊歷史達三十年以上,卻從來缺乏正式樂隊文化,所以始終脫離唔出爛仔玩意、低下層音樂等負面印象(但諷刺地,最初夾band可算是有錢人玩意也),既古典天才做乜講乜都係好,過街老鼠自然相對所有野都係差。按此雙重標準,我地嘗試模擬一套《樂隊人生》出黎,處境是開拍前製作組與樂團交流:

導演:「我地打算搵你地拍套紀錄片,講一隊香港地下樂隊發展歷程。首先我想知道你地抱住乜野心態玩音樂:你地覺得音樂係乜?」
樂隊:「音樂存在係為豐富人生,屬一完人化元素。」
導演:「...你諗架?」
樂隊:「冇錯,係我自己投入音樂咁多年綜合出黎。」
導演:「睇你個樣長髮皮褸,heavy metal又唔係乜野藝術,你班飛仔點會讀過咁多書咁有文化呀?係咪唔知邊度睇過抄人咋?」
樂隊:「...」
編劇:「不如先整理劇本,計劃一下拍攝同場面設計。你地樂隊點樣開始?同點解會夾band?」
樂隊:「我地幾個人因為鍾意呢種音樂同表演而一齊組band。」
編劇:「夾band搵唔搵到錢?出唔出到名?」
樂隊:「搵唔到錢,仲要使唔少,而且夾左咁多年仍然得好少人識。」
編劇:「其他人支唔支持你地?」
樂隊:「其實唔多,大部份人仲要係笑我地,香港band壇亦經常勾心鬥角。不過我地唔在乎。」
編劇:「咁辛苦,點解仲夾?」
樂隊:「開心同鍾意音樂嘛。」
導演:「知道夾band根本出唔到名搵唔到錢,又俾人戴有色眼鏡睇你地,仲要講到咁唔志在,係度安慰自己咋卦!乜你地咁冇出色架。」
樂隊:「...」
編劇:「普通人成日覺得夾得band都係憤怒青年,你地反而咁文質彬彬。可唔可以表達得憤世嫉俗一點?」
樂隊:「我地本身性格唔係憤怒嘛,大家出於對音樂之熱愛走埋一齊,唔係為左利益、發洩或者控訴而玩,夾得開心我地已經好滿足。」
導演:「但係觀眾係想睇地下樂隊講到點樣俾人忽略歧視,因為對世界不滿心感憤怒而奮鬥到今日,你地咁多道理唔似band友,又唔會憎乜憎物,套戲點拍呀 ?」
市場部:「咪係囉導演!咁平淡,唔夠戲劇性又唔夠張力,套戲冇乜marketing value囉!」

假使一個對band sound欠深入認識之電影導演,搵一隊為藝術多於功利之獨立樂隊做訪問或拍片,或者某個典型香港人撞到隊band同佢地傾偈,以上場面出現機會冇大半都一半,但細思對話內容,當中音樂與生活思維實與黃家正所倡無異,不過就係佢講時大家覺得好有道理好有啟發性,到一個band友做同講...你知咩事啦。這就是彈琴同彈電結他之別。實際上,band sound又是否真如大眾特別學院派所想咁邪惡咁膚淺?因型態及形象比一般搖滾樂更極端,同始終屬自己本行,請容我以重金屬作比較對象。或者出乎好多人意料,在歐洲夾band絕非「讀書唔成夾band」之流,修古典同爵士樂畢業後出黎玩metal係非常平常事,建基於正統音樂之progressive metal,音樂廣泛應用古典、爵士與民族音謠樂理,歌詞取材更可包括教授級論說及博士論文,另heavy metal是現代音樂中折衷性、融合性最高類型之一,透過不斷結合外來元素衍生出無數派別支節,文化意識與聲學層面傳統音樂之不敢做,重金屬往往有所為,多元與前衛思維下樂迷生活與音樂態度皆屬現代中最開明最正面一班。開創重金屬之英國三大龍頭Black Sabbath、Led Zeppelin、Deep Purple,DP對現代搖滾/金屬型態影響最大,但鍵琴手Jon Lord絕非爛仔之輩而係正宗學院派鋼琴司出身,DP藉重金屬成名之前,佢曾經創作過兩部樂隊與交響樂團合作之協奏曲,《Concerto for Group and Orchestra》(1969)及《Gemini Suite》(1970),非史上首宗同類合作,卻是搖滾/重金屬界重要一頁,暨屬當年古典學派仍存精英主義之禁忌表演;二十世紀末期有瑞典Therion主腦Christofer Johnsson,未接受過正統音樂訓練,單憑自己興趣及努力,自我領悟出從淺到深之古典學識,創出交響、歌劇、重金屬合一之獨家symphonic/operatic metal,值得一提好多heavy metal人士同佢一樣,未學過音樂全靠自修,可以自學到寫出一個完整交響樂章、可以苦練成世界頂級樂手,但仍然唔識寫譜睇譜、仍然唔懂樂理。古典樂派中人以往將樂隊視作離經叛道之徒,今時今日會調轉邀請睇譜都未識的佢地合作,交響樂團與樂隊合作已經非常普遍,再不如當年諸多避忌、蔑視。雖一直以外國作例,多年閱歷,不見得香港熱心投身metal人士會比外國者遜色。如非單以分貝衡量,重金屬之藝術性及深度絕不低於任何正統音樂,不過基於先入為主之見,band sound從來難逃噪音負面印象,遺憾於在香港,你唔係正正經經、入唔到屋就代表你一定係壞份子,局外人包括普羅大眾尤其古典學院派面對band sound,第一件事大致同《樂隊人生》差不多。當屬於非「成功」派別,特別偏離於正軌事物,就係唔入流,做乜野講乜野都只有遭到鄙視,總之一定唔會被人用《音樂人生》角度去評論一早看破的佢地。



除先入為主及表面化之雙重標準,欲知另一原因,或需先讀讀報:英國《泰唔士報》曾有專欄文章,討論經濟危機下重金屬地位不住上升之因,當中全世界最成功元老級重金屬樂隊Iron Maiden主音Bruce Dickinson提到,「搖滾/重金屬是屬於勞動階層的歌劇」,古典音樂代表上流的話,band sound特別此文重心heavy metal就代表社會中下層。在海外重金屬帶來不少經濟成就,如教父級英國樂隊Motorhead係全世界演唱會累積票房最高紀錄保持者,重金屬亦是北歐流行音樂一部份及獲正統音樂學派人士接納,2006年瑞典樂隊In Flames更獲當地政府頒發年度國家出口成就獎。縱是如此,破格精神帶來之異相與另類,更多時被淪為一種文化笑柄,社會及藝術地位未遭認同,加上與古典音樂相比,此「藍領古典音樂」處於遠遠(或低低)另一端,從來只能夠與貧窮、流氓界別掛鉤,真正認真研究重金屬而非嘲笑、醜化之文學作品或電影著實不算太多。某程度上,此藝術界現象,亦可延伸至中下層常被忽略、輕視、貶低之社會問題。

我地長期於社會中下層過活、在備受壓迫加是非不絕外憂內患不斷之獨立音樂界打滾多年,見識、受苦更多,睇過電影描繪主角困境,有時會問,導演會否空悲天憫人?好老實講,我相信《音樂人生》目標觀眾甚至導演自己本身,冇幾多人真正苦過 - 所指之苦,係生活艱苦到去茶餐廳食飯,連加兩蚊轉凍飲都唔敢果種今日唔知聽日事之苦,非「屋企人迫我練琴但我唔願」、「今次彈得唔好我唔開心」之類,須知窮人的粉絲同富人的粉絲是兩百碼子的事。要拍一個奮鬥故事,如果話選擇一個食茶餐連凍飲都飲唔起仍然苦練結他至出頭天的獨立樂手,會比一個本已無憂只因身邊人寄以過大期望而苦惱之演奏家更有意思,相信冇乜人反對。不過我亦明白,好多野有需要刻意,一個人去到最高點同你講「我唔係想噉」、「我唔要而家我能夠擁有之一切」,絕對比一個早已睇破一切之市井之徒話「我唔係想噉」更加具「劇力」同「marketing value」,而且電影始終需要一份震撼人心之動力,在《音樂人生》中,就是滿足大家想為一個天才、一個奇人喝采之潛伏心理。

但唔好意思,我到頭來始終覺得黃家正之超凡脫俗係時勢造英雄而成,作為寓言故事,話俾觀眾聽「天才都有過唔到平凡生活的苦惱」、「有錢唔一定快樂」之類,描寫同樣流於片面。睇見主角生活無憂,家庭與學校皆給予極大自由度,旁人及自己未至於強迫佢一定要走某一條路或達某種成就,我真係唔明有幾辛苦?另心水清者唔難睇到,其實主角由細到大所講所做好多野都存在矛盾,佢最大問題係連到底自己追求乜、想要乜都唔知,就如拙人《The Wrestler 拼命戰羊》所討論過「八十後」與「九十後」兩者生活態度之異,其實你生活中搏慣捱慣,好多野都會識諗思路自會明確,面對長遠或眼前各種難題,早已掌握應對方法,亦對自己所相信所追求抱堅定之心。主角正正失敗在冇左呢種最基本之百姓生活心理:平時的確好無敵,高難度技術挑戰通通輕鬆解決,反之有時連尋常生活問題都唔識應付面對唔到,部份情節我地凡夫俗子睇甚至可視為笑料。電影所鼓吹、觀眾所渴求,此等問題是「天才的陰暗面」,我卻只覺得係悲哀名校副產物「高分低能」。綜合晒全套電影,又覺得其實曲線帶出香港社會扼殺才華、勸人收歛鋒芒、放棄才華,及鼓勵移民逃出香港:電影上畫時是09年中,黃家正先十八歲左右,飛左去美國讀書加開始揚威海外,如果佢細個已經過去,唔同文化同風氣浸淫,一定唔會有而家咁多「感人劇情」,可能連《音樂人生》都唔會出現,因為香港素來是個功利社會、文化沙漠,我們需要英雄、我們需要可以與外國看齊之偉人、我們需要精神與文化象徵作寄託,所以大家硬要將佢塑造成個stereotyped天才,以填補「人有我無」之心靈空虛。已經解釋左,點解會有咁多香港人睇《音樂人生》。






《音樂人生》上畫日期是2009年七月中,作為香港人向來全冇興趣之音樂片兼紀錄片加接近零宣傳,只得兩個地方兩間院上,可以頭幾個禮拜爆到連第一行都冇位,自己都等左個半月先入到場睇,上左畫咁耐仍近完全坐滿,院數場數少,反應卻比好多主流電影更正面。人云亦云加金馬獎凱旋而回,十二月終於能夠各大院線同大家見面,自己睇完慢慢寫,寫左半年全文先見街,套戲仲未落畫加入座率一直高企,羨慕死好多港產片製作人同外購片片商。紀錄片除是歷史證據,亦有啟發觀眾思考之目的,更多人能夠睇到絕對係好事。有句金句主角成日掛係口邊:

「我係黎教育你地。」

言行舉止未必人人認同,音樂態度卻絕對值得跟從,所以大家不妨再次進入黃家正思海:音樂本身好廣闊,當中冇對與錯、冇是與非,聽者理應思考當中內容,欣賞其中意思,避免表面皮之追隨。一個音樂人如非為威為型為錢為出名為媾女玩下就算,往往有所抱負,希望藉自己信念以音樂改變世界。而家可以全港正式上映,能否成為一個啟示?其實,你都估到啦。以前《音樂人生》報導同訪問只佔報紙副刊唔起眼一版,出左名榮升娛樂版,換言之意外自文化踏入娛樂界,不為然地成了半件潮物,而潮物本質就是擁有過就足夠內容可以不理,所以有幾多人睇完《音樂人生》,真係會思考音樂無分貴賤,會擴闊自己眼光、不再在意名氣、嘗試接納新事物?真係會去諗自己其實會唔會同劇中兩個師奶、同學甲、甚至大賽贏冠軍後襯墟叫囂班拔萃仔女一樣咁膚淺?真係會反思香港人太易到頂,成日認為自己一起步已到終點之狹窄心態?真係會願意為文化藝術作金錢與心靈付出?都係志在參與嗟,唔好話睇完會諗,隔個禮拜仲記得套戲都唔知有冇十分一,「潮」完、盲目膜拜完、自我幻想投射完,大家等下一樣潮物出現,黃家正不再追名逐利、不再歧視個別音樂番學說?喝采過就算啦,咁費神,倒不如繼續K照唱,名牌明星繼續追,古典音樂繼續高尚,地下音樂繼續被打壓,無名氏繼續冇人賞識。

「一心想改變香港,但香港人根本唔會變、教唔明,就是KJ之最悲。」



無論如何,《音樂人生》絕對是一齣好戲,刺激思考,以港產片計,2009年非最佳也會是最重要港產電影,但事實上有此成果,主因這裏是香港。唔敢講《音樂人生》中我比其他人睇到更加多,只敢話自己觀點唔同,可能因為屬於重金屬,從來與古典音樂等正統音樂及香港典型文化無緣,亦即實際上我根本唔識睇、唔適合睇《音樂人生》,所以敬請見諒。一路不懷善意,唯一可以做,或者係推介番兩套重金屬紀錄片作藝術分享、文化交流。首先有2005年《Metal: A Headbanger's Journey》,一個加拿大人類學學家兼廿幾年metal友,從人文角度出發環遊世界拍攝兩部紀錄片,此乃解構重金屬音樂發展歷史與文化演變之第一部曲,係少有真正學術級數加絕對認真之heavy metal documentary。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XtsDoAreBk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PY1X1YzmpE


另一齣是《Anvil! The Story of Anvil》,早《音樂人生》半年上畫 - 當然講緊外國,香港點會上?Anvil係八十年代其中一隊對往後十年重金屬型態發展影響最大樂隊,好多同輩成為銷量過百萬搖滾巨星,唯獨佢地出唔到頭要做苦工過活,仲要影響力大但冇乜人記得或識得佢地。潦倒二十年後,已經五十幾歲的成員為左一個歐洲fans再次踏上征途,過程當然只有血同汗。




基本上之前拙人講過有關地下音樂之一切,電影中全部可以睇到:演唱會觀眾人數一隻手數得晒,自己貼錢環遊世界表演,表演完收唔到錢連搵地方訓都冇,唯有靠打散工維持生計...友人之形容,係將摔角換成重金屬之《The Wrestler 拼命戰羊》。亦是劉Sir個人2009年最佳電影。想知道真正為音樂拚搏係點、想知理想與現實衝突可以有幾大、想為真誠熱心音樂人際遇感動流淚,《Anvil! The Story of Anvil》與《音樂人生》一樣,絕對值得最少細賞兩回。


"This is metal, and this is life."